精神分析論始於19世紀末,是奧地利著名學者佛洛德在治療神經症及精神病的臨床實踐中創立的一種學說,後來發展為一種強調潛意識過程對人的行為有決定作用的理論,亦稱深層心理學。
(一)佛洛德精神分析論的主要概念和觀點
1.意識與潛意識
意識是個體能覺察的心理部分,是人類理智作用的表現。潛意識《無意識)包括個體的原始衝動、本能及欲望,它們受法律、道德及習俗的控制而被壓抑、被排擠到意識之下,但依然存在並追求滿足。在被壓抑的本能與欲望中以性本能為主。在意識和潛意識問還有前意識——潛意識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繼續閱讀 )
人本主義心理學也稱“現象學心理學”,20世紀50—6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和革新運動。反對行為主義環境決定論和精神分析生物還原論思想,主張研究人的本性、潛能、經驗、價值、創造力及自我實現等,故號稱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