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心發展不平衡問題
1. 身心發展不協調?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其身體發育很快,可能在半年內就長得跟父母親一樣高或更高?其心理發展開始放棄小孩的依賴心理,力求自立;開始崇尚理論,喜歡判斷批評;對異性的興趣也大大增加,準備進入成人階段?唯其在成長發育中,其身心各方面發展快速而不平衡,也不協調,比如,有時熱心與同學們一起高談政治或哲學,但一回頭又與弟妹吵著吃點心,顯得很幼稚;對異性朋友有興趣,但碰到異性朋友卻又臉紅心跳,顯得不知所措?有的軀體已壯如成人,但說話辦事仍像小孩所為;這種因身心發展不平衡而呈現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問題,一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減少或消失?所有青少年,其身心發展不一定都是整齊化一的,有的較早熟,有的則比較遲
緩晚熟?若過分的早或晚,會因其偏差大而呈現異常?假如偏差不大,隨年齡的增長,自然變得正常?
2. 人格發展的紊亂無結構傾向?
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青少年期有一個特點,即其人格要從已建有初步秩序和結構的孩童期,變為組織紊亂無結構的過渡期,以便於重新組合,建立起更高一級秩序與結構的成人人格?所以,處於“孩童期”與“成人期”之間的青少年,其人格上有紊亂無結構的傾向?這種現象可表現在日常生活裏,比如,本來生活有規律的小孩子,卻變得晚睡晚起?生活無規律,令父母?老師擔心?這種生活現象,是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現象?通常說來,隨著進入成人期以後,會再次恢復其有序的生活方式,以便適應現實社會?
(二)社會適應不良?
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多會敏感而脆弱?對生活環境的變化或挫折,很容易引起情緒反應而出現心理問題,這種挫折反應常常是暫時的,減少或消除後,其心理問題多會隨之消失或改善?如家庭不和睦?親人得病?過不慣集體生活,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因此,是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顯得尤為必要?特別是與異性朋友相處時,是否被歡迎或被不理會,都可以引起心理上的衝突?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往往是對生活環境的一種反應,也是一種適應問題?
(三)精神疾患的早期症狀
有些兒童會患上兒童特有疾患,如“兒童孤獨症”?“注意缺陷障礙”,但青少年期並沒有其特殊的精神疾患?只是有些成人所患的精神疾患,在青春期就開始呈現?如過分的孤獨畏縮?思考奇異?感覺古怪等,有時是“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病症?假如情緒過分興奮或低沉,且週期性變化,就要考慮是否是“情感性精神障礙”的早期現象?有許多神經症,如焦慮症?強迫症?癔症等都可能在青少年期發生,特別是神經衰弱發病率最高,宜由精神科臨床專家來診斷,並作出治療上的建議?
(四)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歸因
1. 自我心理?
隨著心理的成熟,青少年在內心世界有許多複雜的事情要考慮,甚至操心?其中青少年最關心的是對“自我的認識”,即怎樣認清自己的行為?性格及心理上表現?在日新月異?快速成長的過程中,覺得時時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即去發覺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印象,自己的興趣及志向在何處,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由於對成長變化的自我肖像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煩惱,同時也對別人的批評與反映甚為敏感,只要稍微被人批評就反應強烈,而且很難過?如何正確認識自己,並增強自己的信心,是青少年們常常遇到的內心顧慮?
2. 性心理?
隨著日益增長的性興趣與願望,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是青少年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理性別”?生理上的性別取決於人的解剖器官與生理現象,但是在心理及行為上,每個青少年要學習如何按“生理性別”角色去講話?動作?穿著;怎樣才能引起異性的好感與喜歡;如何與異性朋友結交相處等等,是青少年們必須去學習並且建立的“心理性別”?只有“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統一,才能完全定義為男性或女性?這些心理上的問題,也常常是煩惱?壓力的來源?
3. 家庭關係?
如何與父母相處,是青少年們的心理負擔與困難之一?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年輕人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開始批判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代溝隔閡?假如父母處理不當,就有親子關係的衝突而不悅?再者,年輕人追求獨立自主,力求減少依賴父母,而有些父母卻不關心孩子的自主精神,造成親子爭吵?家庭不睦?
4. 朋友關係?
與同學?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種需要,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幫助,會增長知識?因此青少年們的朋友感情非常濃厚,自己是否被別人喜歡,是否被朋友接納,很是重要?對於同學或朋友的言語接納很敏感,也容易產生嫉妒或爭奪別人關心的現象?有時,受到群體朋友的壓力,非採取某種行為不可,惟恐被大家排除,也是心理問題根源之一?
5. 社會適應?
青少年們對自己的社會環境常常很敏感,崇尚時髦,追隨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最易被感染或鼓動,也容易批評傳統的社會觀念?假如發生劇烈的社會變革,價值觀念改革,年輕人常易於落入變遷的漩渦當中,首當其衝受社會文化劇變的影響?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