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論始於19世紀末,是奧地利著名學者佛洛德在治療神經症及精神病的臨床實踐中創立的一種學說,後來發展為一種強調潛意識過程對人的行為有決定作用的理論,亦稱深層心理學。
(一)佛洛德精神分析論的主要概念和觀點
1.意識與潛意識
意識是個體能覺察的心理部分,是人類理智作用的表現。潛意識《無意識)包括個體的原始衝動、本能及欲望,它們受法律、道德及習俗的控制而被壓抑、被排擠到意識之下,但依然存在並追求滿足。在被壓抑的本能與欲望中以性本能為主。在意識和潛意識問還有前意識——潛意識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這是精神分析論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佛洛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類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從幼兒時期就以l5唇性欲、肛門性欲等形式存在;其發展階段呈定式化,如果正常發展受阻則可能會產生性倒錯形態,如同性戀、暴露癖等等。
3.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
個體的初級心理系統順從衝動,追求快樂。這是快樂原則。在嬰兒期表現尤為突出。社會生活中的法律、道德、習俗要求個體克制本能與衝動,適應現實,否則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痛苦,這就是現實原則。
4.生本能與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愛和建設的力量;後者指向毀滅,是體現恨與破壞的力量。
5.人格結構
有三個層次: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欲望構成本我,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ego)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ego)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超我,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導自我(ego)、限制本我。
在正常情況下,人格的三個方面相對平衡,個體得以適應環境與現實。
(二)榮格(C.Jung)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瑞士精神病學家,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他是早期精神分析運動的一位巨匠,早年曾與佛洛德合作,後來由於兩人觀點不同而分裂。與佛洛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佛洛德的自然主義傾向。榮格認為許多現代人都患有“神經官能症”,神經官能症的解除並不是心理治療的目的,而是整合情結和釋放與更改心理能量時,人格得到發展的一種副產品。心理治療的目的應該是發展病人的創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療症狀。他說:“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此外,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也為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三)新精神分析論的主要現點
20世紀30年代,一批德國精神病專家移居美國,如沙利文(H.Sullivan)、霍妮(K.Homev)、弗羅姆(E.Fromm)、埃裏克森(E.Erikson)等。他們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釋中,強調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對人格的影響。儘管他們的理論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對佛洛德的精神分析論均既有繼承,又有修正和發展,故被稱為新精神分析論。
1.霍妮的“文化因素論”
霍妮批評佛洛德的“力必多”說,認為行為與人格發展的動力不是本能驅力,行為是個體對環境的反應,人格由環境和教育決定;後天因素在神經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間的心理差別是文化因素決定的;霍妮對焦慮也有深刻的見解。
2.沙利文的人際關係學說
沙利文認為人際關係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經常發生於人與人關係中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模型。個體是人際關係網路中的一個個結點。人際關係會給個體帶來焦慮或者安全的心理反應,這會極大的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不安全感引起的焦慮就其本質來講源於人際關係,它往往不利於人的自尊的形成。與焦慮相反,安全是一種自信、樂觀的情緒狀態,它有利於健全人格的建立。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