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對於中醫有心了解的人在問,中醫到底要怎麼學?讀起來像是天書,又是陰陽、又是五行;和八字算命有些類似,談起來如論哲理,用起來又有個人的藝術。但是臨床上治病,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尤其是許多的醫師,已受過嚴格完整的現代醫學訓練,要他們再花時間去了解這些非根源於實體(身體、病源體)的學問,不免像走回頭路;就算十分有心,也如霧裡看花、愈看愈花,就連自己也不能相信了,更何況要去說服病人。
其實,中醫的基礎理論和現代醫學大相逕庭,但是中醫有其獨特的中醫生理學、中醫病理學與中醫治療學。在臨床運用上,也和西醫一樣必須由疾病的機制了解起,一直到治療方式的確立,一點也馬忽不得。若用得不當,誰說中藥沒有副作用呢?像是長期服用木通、防己、澤瀉等單味藥,可能會造成腎功能障礙等;高血壓患者臨床證型為實熱症,又誤用補陽藥時,可能血壓會急劇增高。前者為學中醫者不明現代醫學研究成果,後者為學西醫者不明傳統中醫證型的判斷,對於病人來說都是一種危險。
也因為二者體系有所不同,在一開始中西醫的學習方式就有了不同的「起手式」,如果硬要套入某種模式,那就如邯鄲學步、生搬硬套,當然沒辦法運用自如了。所以在這裡將自己在學習中醫上曾與前輩先進討論過的幾個原則整理出來,希望能幫助有心學習中醫的人找尋一些可行的方向。
一、學好中醫的步驟如何?
若你真想學好中醫,中醫是愈早開始愈好,對於中醫學系或是後中的學生,在大一就可以開始紮根了,像背湯頭歌訣等。大二所學的經典,到大三更須與中診、中內等臨床科目相結合,這兩年要好好把握。其實在現階段的醫療環境中,我們擁有相當好的資訊交流,有現代醫學的發展可以借鏡,也有良好的書籍保存可供參考,應當二者合併學習。最好的方式是能以新鮮、熱情的態度去分開學習中醫與西醫;先將每一範疇的重點與內容,不帶成見地去吸收,畢竟中西醫療學識都已經發展許久,彼此都有他們的思考重點與進程。若常已所知的西醫知識去批判中醫、再以已知的中醫知識去評論西醫,可以預期的是最後只留下你本來所知道的,這樣怎麼可能進步呢?
如果中、西醫你都學得很紮實,對於一個疾病或是病患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視野,接下來再選擇對病患最好的方式。這點有些像是內科醫師與外科醫師在面對同一疾病時,其較喜歡的治療方向考慮會有所不同,但是一旦進入了某個界點,便會有類似的看法決定應進入何種療程。只是這點將會直接整合在一位訓練有素的中西醫師身上罷了。
如果這個階段你也達成了,代表屬於醫學專業的大綱已然建立,剩下的便是增枝長葉了。你可以自由地吸取前輩傳統的經驗,也可以在現代的研究上下功夫增長知識,而不至於迷失於該用何種思路。我們應當要避免的通病是,在中醫無法解釋的時候,機巧地利用西醫學識來蒙混過去;而在西醫無法說明之時,又用中醫的說法來使自己安心。中西醫面對的都是人與人的疾病,有許多的範疇一定是重覆的;但也有些西醫認為正常,中醫卻認為有意義的怪病。這些部份有機會再與大家說說。
二、如何增進中醫實力?
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要多花時間下去唸。尤其是傷寒論該好好學,它是中醫內科很重要的基礎。要去學習的重點是:某一湯證,其前面是什麼條件,後面將有什麼演變,治錯了又會如何變化。病機傳變是線,而什麼條件促使病機傳變,那是面。它可說是層次最分明,組織最嚴謹,又最有次序的一部中醫典籍,溫病又由它發展而來。可考慮以醫宗金鑒為讀本,國考也以之為命題標準。如能將醫宗金鑒中之傷寒論、金匱要略、雜病心法熟讀,幾乎就是整個中醫內科的基礎,而內科又是其他專科之根基。楊向輝教授之傷寒論篡述是很精要之讀本。
大概中醫的基礎,可分四方面來學習:一是經典,如內經、傷寒、金匱、溫病,這四部經典應配合課堂內容,自己找書來補充研究。另外就是方劑、藥物及診斷。方劑學方面湯頭歌訣、醫方集解是最基本的,另方劑詮解(大陸)以表格整理,也很簡明。藥物方面,本草備要在臨床上不實用,可以中藥臨床應用、中藥用法十講(啟業)為基礎來了解藥物的搭配使用及證型分類。診斷方面,馬老師的中醫診斷學內有許多精采實用的內容。其實,還有些不起眼的書,你仔細去研究它會發現許多可學之處。此外,你要走入臨床,才會有興趣再回頭鑽研。醫學是經驗累積愈久愈純熟,臨床後才會知道不足在那裡,這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
對於中醫的基本觀念、定義一定要清楚了解。例如臟象生理裡的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三者間相互關係如何?八綱辨證中的表、裡、虛、實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正邪之間的關係,正虛邪實、正虛邪盛、正虛邪亦不盛……各又是怎樣的情況?以上這些概念都該把握。
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 林嘉發院長
個人學習中醫的一點淺識,供有志於學中醫的學友參考。中醫已成我餘生之追求,路途艱難,愿吾輩有菩薩心腸,披荊斬棘,共同為弘揚中醫而奮鬥。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也可透過永誠的專業中醫課程做為自己學習中醫的起點。
永誠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的中醫課程,可參考:
Hi 請問有網路課程嗎
Grace 您好,中醫課程有網路課程,請參考 – 中醫線上課程 隨時隨地學中醫 體驗課程開放申請中!。